乍一看,INTJ 和 INTP 之間似乎幾乎沒有區別。畢竟,他們有三個共同點!他們都是內向的、直覺的和思考的類型。但是,如果你看一下它們的認知功能堆棧,你會發現它們之間有很大的不同!
INTJ有一個占主導地位的心理過程,稱為內向直覺,簡稱“Ni”。他們更關心的是看到潛在的含義、模式和預測長期預測,而不是內部分析和分類數據。當他們能夠設想未來并分析最有可能發生的事情時,他們會體驗到一種心流狀態。
INTP 有一個占主導地位的心理過程,稱為內向思維,簡稱“Ti”。他們在邏輯分析和復雜問題解決的世界中更得心應手。他們在解決難題、對數據進行分類和提煉信息以找到最準確的真相方面茁壯成長。雖然他們喜歡設想未來的可能性,但邏輯分析將是他們最喜歡的活動。
一個INTJ早上洗個澡,突然有一個“啊哈”的領悟時刻。他(或她)從淋浴間跳出來,走到他們的電腦前,寫下他們的想法,分析它,然后試圖弄清楚他們是如何得出結論的。
INTP 坐下來分析一堆數據和信息。她(或他)看到了許多潛力和想法,并分析了它們,試圖找到哪些是最合理的。
INTJ 獲得的預感和見解似乎是“出乎意料的”,而 INTP 獲得的想法和見解通常可以追溯到對象、想法或理論。因此,外向的直覺被稱為“客觀的”(由客體觸發),內向的直覺被稱為“主觀的”(由主體觸發)。
當你試圖弄清楚你是 INTJ 還是 INTP 時,你需要看看你的思維方式。
INTJ使用一種稱為“外向思維”的過程。這意味著他們喜歡邏輯地組織和構建他們的外部世界。他們喜歡所有東西都有一席之地,他們希望一切都被分類到適當的類別和系統中,他們希望一切都得到簡化和高效運行。他們通常沒有問題指導和委派(盡管有時他們可能認為自己可以做得更好)。
INTP 使用一種稱為內向思維的過程。這種思維很少關心外部世界的狀態,而非常關心心靈的內在世界。對于 INTP 來說,讓他們的內心世界井井有條至關重要。他們想整理思想、想法、理論和事實,并將它們歸入最精確的心理類別。當他們獲得一條新數據時,他們只想知道把它放在大腦的什么位置。外部世界對他們來說遠沒有那么有趣,他們通常不喜歡指揮他人或委派。
INTJ向外引導思考和感知。INTP將直覺和感覺引導到外在。因此,INTJ 在他們的演講中顯得非常直接、合乎邏輯和直言不諱。他們通常對自己的愿景和立場充滿信心,不介意良好的挑戰或辯論。
INTP具有外向的直覺和感覺。他們更愿意討論想法、理論、替代方案和新角度,而不是直接說他們是對的。事實上,對于INTP來說,指出什么是不真實的要比指出什么是真的要容易得多。真相對他們來說似乎是朦朧的,因為他們看到了看待一切的多種方式。INTP 持懷疑態度和質疑沒有問題,但他們需要更多時間才能得出結論,因為他們對數據的思考時間更長。
#5 – INTJ 在壓力大時會放縱。INTP 在壓力時表情。
在正常的壓力情況下,INTJ 和 INTP 看起來比平時更真實。他們都會變得更加超然,專注于通過直覺或思考來分析問題。
INTJ 可能會進入?Ni-Fi 的“循環”,把事情當成個人的事情,在壓力下變得孤僻并專注于抽象的場景。INTP可能會進入Ti-Si循環,并專注于分析數據和過去的經驗。
然而,在極端或慢性壓力的情況下,INTJ 和 INTP 會經歷非常不同的“抓握”反應。
當 INTJ 經歷握力壓力時,他們會沉浸在感官放縱或活動中。這可能意味著吃得太多、喝得太多、過度運動或沉迷于環境中的細節。
當 INTP 經歷握力壓力時,他們會變得異常情緒化和不安全。他們往往會忽視他們通常的超然、邏輯觀點。他們傾向于把事情個人化,擔心人們不喜歡或討厭他們。
你可以在這里找到更多關于這兩種類型的應激反應的信息。
INTJ認為,無論他們學到什么,都應該以影響世界為目的(通過他們的輔助功能Te)。他們戰略性地運用自己的洞察力和知識,使外部世界更有效率,解決問題,改善環境。
INTP相信“為了學習而學習”。他們將學習只是為了拓寬自己對世界及其運作方式的個人理解。他們覺得自己不那么有向外應用知識的沖動。
INTJ 關心實現目標 (Te) 并堅持自己的價值體系 (Fi)。如果人們不同意他們的觀點,他們通常可以聳聳肩,因為證據就在他們的結果中。他們會通過行動證明他們是正確的,通過展示他們的計劃是有效的。他們并不太在乎社會認可,因為外向感覺(Fe)不是他們的主要功能之一,而這是最關心社會反饋的功能。
INTP創建和完善內部系統,目的是理解世界并塑造自己的“心理藍圖”,以了解一切如何組合在一起。他們希望利用自己的知識來產生想法(Ne)并為他人改進事物(Fe)。然而,當人們不同意他們的觀點時,他們往往會感到沮喪,因為在內心深處,他們確實想要積極的社會反饋(因為鐵是他們的主要四大功能之一)。他們也比 INTJ 更難表達他們的想法和解決方案,因為他們的知識非常內化和復雜。
正如伊莎貝爾·布里格斯-邁爾斯(Isabel Briggs-Myers)在《天賦,不同》一書中所說,Ti用戶“用他們的思維來分析世界,而不是運行世界......他們可能很難將自己的結論傳達給世界其他地方,并讓這些結論被接受甚至理解。事實上,卡爾·榮格(Carl Jung)自己也說過,Ti用戶“幾乎不會竭盡全力贏得任何人對他的想法的贊賞......他只是揭露他們,當他們不能靠自己茁壯成長時,他往往會非常惱火。
本文轉載自互聯網,如有侵權,聯系刪除